当前位置:
进入新世纪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稳健发展(2001-2019年)
来源: | 作者:佚名 | 发布时间: 2019-10-18 | 164 次浏览 | 分享到:

1、21世纪初期的高速增长(2001-2005年)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经历了一个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机床工具工业也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党和国家的重视为机床工具工业在新世纪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作为机床工具工业发展的标志,“十五”(2001-2005年)以来,我国数控机床产量以30%以上的速度逐年增长。国产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和五面体龙门加工中心,为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国家重点建设工程提供了关键设备。同时,为数控机床配套的功能部件、量刃具也得到了加速发展。单就金切机床而言,2002年全国产量达到23.10万台,其中数控机床24803台。到2003年,金切机床产量达到30.68万台,其中数控金切机床产量36813台。

       此时,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出现多种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的局面。到2003年,全国机床工具工业国有企业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共1979个,产值747亿元人民币。

       值得一提的是,发起自2005年的军工行业国产数控机床应用长效合作机制,在此后10余年间向纵深发展,成为机床工具行业参与国防工业发展的重要纽带之一。该长效合作机制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家能源局等共同倡导,并组织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以政府部门政策为引导、行业具体工作为支撑,探索政府主导、协会搭桥、供需互动的军民融合推动高端装备制造自主创新和国产化的新路子,促进了国产高档数控机床在军工行业的应用,推动了军民融合共同发展。

       2、“十一五”期间行业发展成就斐然(2006-2010年)

       “十一五”是我国机床工具行业发展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五年。国家出台的《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及“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以下简称重大专项或04专项)等政策和措施,引导机床工具行业按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研发产品,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高端数控机床、重型数控机床等新产品,部分满足了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对关键装备的需求。2009年初制定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促进了装备制造业对机床的需求,为机床工具行业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创造了良好的市场氛围。全行业积极贯彻落实党的相关会议精神和各项政策,行业经济运行持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显著增强,大大缩小了与世界工业化国家的差距。

       “十一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稳定高速发展态势,市场对机床工具产品需求量日益增多,汽车、航空航天、船舶、能源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等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高效能、高自动化、高可靠性、高质量的数控机床。市场需求促进了机床工具行业加快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

       2006-2008三年,我国机床工具行业工业总产值实现27.1%、35.5%、27.5%的同比高增长。2008年起,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各项经济指标陡然下滑。2009年,我国机床工具行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幅降到16.1%。2010年,受相关政策影响,机床工具行业产销恢复了高速增长,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速达40.6%。同期,我国机床工具产品出口额在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小幅提高,进口额在全国进口总额的比重有较明显的下降,对国外机床工具产品的依赖度有所下降。

       随着国内装备制造业的高速发展,市场对中高端数控机床产生巨大的需求,企业加大产品研发投入,中高端新产品不断涌现,国内空白基本被全部覆盖。系列化的重型、超重型数控机床,高速高精数控机床,五轴联动机床,复合式数控机床,柔性生产线(FMS),数控多工位压力机,汽车覆盖件冲压生产线,数控铺带机、绕线机,大直径数控旋压机等产品,门类、品种、规格更加齐全,技术水平实现了更好的提升和突破。

       “十一五”期间,经济型数控机床产量占比逐年减少,中高档数控机床产量占比逐年增加,重型数控机床产量增大。机床工具行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7427.1亿元,比“十五”的4637.5亿元增长275.8%。金属切削机床产量312.2万台,其中数控机床72.8万台,分别比“十五”增长98.7%和281%。2006-2010年,中国数控金属切削机床的产量持续增长的同时,其在金属切削机床总产量(台份)中的占比也逐年提升,从2006年的15%提高到2010年的30%。

       机床工具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所有制构成发生重大变化。对比2005和2010年的相关数据:私营企业(规模以上)数量在行业中占比从42.86%提高到78.3%,产值在行业中占比从21.6%提高到69.2%。全行业企业数量从2004家增加到6367家,从业人员从49.30万人增加到84.51万人。

       3、进入转型升级新阶段(2011-2019年)

       进入“十二五”(2011-2015年)以来,中国机床工具工业保持着经济规模与市场需求全球领先的位置。自2002年开始,中国一直居于世界金属加工机床消费与进口首位,而自2009年以来中国一直是金属加工机床产值和产量居世界第一的生产大国、第一消费大国和第一进口大国。

       作为国民经济重要基础产业,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持续高度重视使行业得以稳定发展。2011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等部分国家领导人先后视察了部分重点机床企业。2012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等,分别视察了北一机床、武重集团、重庆机床等企业。2013年7、8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视察中国兵器武重集团、沈阳机床集团,强调工业作为立国之本,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自主研发,形成科技竞争力,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任。同年4月,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视察济南二机床。国家领导人还多次参观视察了由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主办的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及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CCMT),了解机床工具工业发展情况。2018和2019年,国家领导人多次针对实体经济、制造业和机床工具行业发展做出指示和批示。

       在经济规模持续增长并领先的背景下,国际机床制造领域的竞争态势悄然变化,从机床精度竞争转化为机床信息化水平和综合标准的竞争;机床市场的竞争,已经由单纯产品竞争转化为产品生命周期的全面服务及服务标准的竞争。机床企业加快实现由规模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生产型企业向创新型企业转变,由粗放型企业向集约型企业转变。我国机床工具行业进入转型升级的新阶段。

       (1)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通过几年的努力,关键功能部件和国产数控系统行业得以加强,产品水平和专业化水平有所提高。中小企业产品结构调整显现出良好态势,从侧面反映出机床工具行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进展。除努力服务机床最大的用户汽车行业外,机床行业也积极介入国家重点支持的能源设备行业。国产数控机床价值量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国内一些企业开始尝试迈出国门进行跨国购并。

       (2)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升级。产品由普通机床向数控机床、由低端数控机床向中高端数控机床调整,由单台数控机床向数控生产单元和柔性生产线调整,由通用型向个性化、定制化、差异化方向调整,由数字制造向智能化调整。2012年举办的第七届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CCMT2012)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产品结构调整的成果,数控复合机床和五轴联动机床成为产品发展趋势。近10年,国产机床工具产品技术与质量水平进一步提升,有越来越多的高端产品获得重点领域应用认可,从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每年评选的十佳创新产品可见一斑。

       (3)创新驱动硕果累累。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是由国务院设立的国家级最高奖项,旨在奖励组织或个人在技术研究、技术开发、技术创新、推广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方面做出的创造性贡献。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是机械工业全国性的综合科技奖项,也是机械工业申报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主要渠道。自2001年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设立以来,至2019年,机床工具专业总计获奖359项,其中特等奖3个,一等奖37个,二等奖117个,三等奖202个。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济南二机床的“大型高效柔性全自动冲压生产线”项目,和机床工具行业多家企业及用户共同完成的“高性能数控系统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分别于2014年和2018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4)新兴民营企业快速发展。自2011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转型升级新常态,一批新兴的民营机床企业脱颖而出。回溯到上世纪末,特别是2000年以来,我国3C产品、家用电器和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快速发展,对加工机床需求急速上升,由此造就了一大批新兴民营机床企业迅速崛起,成为机床行业新的增长极和行业新生力量。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相关调研报告,2014-2017年是服务于3C产业的新兴机床企业快速增长期,开发了一批适用的数控机床新产品,为我国成为制造大国做出了重要贡献。

       (5)与国际高水平同行同台竞技。这一时期,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实现美日欧国际汽车制造装备市场突破,成为中国机床企业奋发图强的典范之一。2011年以来,济南二机床连续六次赢得福特汽车美国本土4个工厂、9条冲压线、共计44台不同规格的冲压设备订单,囊括了福特汽车美国本土工厂的全部新增冲压设备。截至目前,济南二机床为福特汽车美国工厂提供的所有冲压生产线已全部交付使用,获得用户好评。济二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还连续赢得通用、大众、日产、沃尔沃等汽车品牌的订单,并于2017年下半年实现了日产北美、日产九州、法国标致雪铁龙等国际市场全面突破,目前有13个国家24个海外项目在实施,为中国装备制造争得了荣誉。

               专题三:数控机床重大专项

       “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以下简称重大专项或04专项)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16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之一。重点开发航空航天、船舶、汽车制造、发电设备制造等需要的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逐步提高我国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成套装备的自主开发能力,满足国内主要行业对制造装备的基本需求。

       截至2018年8月,数控机床专项共支持近600项课题,其中近300项完全通过验收(任务验收和财务验收),400余项课题通过任务验收。

       专项实施对提升我国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带动装备制造业结构调整和相关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十三五”期间,数控机床专项将重点聚焦于航空航天、汽车两大服务领域,着力攻克数控机床的可靠性和精度保持性技术,加大应用验证和示范,满足国家自主可控的战略新需求,为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提供支撑。      


扫一扫,关注我们